时间:2022-12-14 18:58:38 | 浏览:943
民国时期,堪称中国文化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梁启超、章太炎、胡适、鲁迅、陈寅恪、梁漱溟、傅斯年等等一大批大师,重新梳理了中国文化几千年来的脉络,并吸纳西方文化,开创了影响后世的现代文明的根基。
这一大批才华横溢、学贯中西的文化大师们,用毕生精力,将浩浩几千年中国文化重新整理,比如中国哲学史、中国小说史、中国政治史、中国军事史、中国宗教史、中国民俗史……都是在这一时期整理出来的。
直到今天,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的思维方式,仍然受着他们的影响。
那么,如果要评选“十大国学大师”,都会有谁入选呢?首先,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是肯定要入选的。
还有章太炎、黄侃师徒俩,比前面四人也丝毫不逊色。尤其是章太炎,其实清华国学院聘请导师时,他是第一人选,但这个人性格太高傲,看不起梁启超和王国维,曾说“若梁启超辈,有一字能入史耶?”
不过,其中鲁迅的地位很有争议,有的人认为他是排前五的国学大师,而有的人则认为他算不上国学大师,你认为呢?
好了,现在开始选出你心中的“十大国学大师”吧——
易学文化是国学文化中最重要的部分,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中一直以正统学术的身份和地位活跃于历代政治文化舞台。《易经》是阐述天地世间关于万象变化的古老经典,是博大精深的辩证法哲学书,称为国粹。在当今繁荣万象的现代社会,更需加强《易经》理论知识,
台湾作家杨照在微博上说:“被问到台湾有谁能评论南怀瑾,我只能回应:‘难啊,他最近二十年在台湾几乎没有读者。’台湾知识界这点评断能力幸好还有。”香港作家廖伟棠也说:“南大师这些事,港台知识界皆知。这就是为什么大师去世一事在港台几无反响,因为我
1925年9月9日,清华学校举行新学年开学典礼。这一年,对“清华”而言是至为关键的一年。因为“清华”正经历着从一所留美预备学校向一所真正大学的过渡。在这个方兴未艾的过渡期,清华出现了一个既不属于留美预备班,也不属于大学部的学术机构——清华国
一个有安全感的人,就像一颗悬挂天空的恒星,会自动持续发出温煦的光芒,既照亮自己也照亮他人。国学大师、北京大学终身教授季羡林先生就像这颗恒星,用一生求学的精神,成就不凡的科研成果;用读书,照亮不安的世界。由季老生前亲自指定的弟子,社科院原研究
近年来,“国学热”一浪高过一浪,“国学班”、“国学院”遍地开,“国学大师”满街走。于丹、易中天、李零、文怀沙、曾仕强等“你方唱罢我登场”,各种祭祖活动此起彼伏,“孔子学院”开到了非洲大陆……短短数年间,国学由书橱里的“古董”,一跃为“显学”
人们总是津津乐道于名人雅士的私生活,热衷于谈论他们的情感八卦,对他们来说名人的成就是如此的高深莫测,他们在专业领域上的建树已经难以为普通人所理解。因此,普通人要想在精神上“接近”名人雅士,就必定会从普遍人性中的“情欲”开始,通过议论名人的个
小编按:国学网和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曾经搞了个“十大国学大师评选”,“十大国学大师”按票数分别为:王国维、钱钟书、胡适、鲁迅、梁启超、蔡元培、章太炎、陈寅恪、郭沫若、冯友兰。王国维当选国学大师第一人,第二是钱钟书,第三是胡适。鲁迅入选,而且排
启功(1912——2005),自称“姓启名功”,字元白,也作元伯,号苑北居士,北京市满人。启功是雍正帝的九世孙,本姓爱新觉罗,其远祖弘昼为乾隆皇帝之弟。始祖弘昼是清朝雍正皇帝的儿子,排行第五,封“和亲王”。 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教育家、古典
谁是当今中国「十大国学大师」?15年前,由中国最高学府和知名网站发起了关于谁是你心目中国学大师的评选。王国维、梁启超、章太炎、鲁迅、蔡元培、胡适、陈寅恪、郭沫若、冯友兰、钱锺书入围。这一评选曾在当年引发广泛争议,很多人认为鲁迅、郭沫若算得上
季羡林 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说起季羡林,很多人都知道。他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还是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是国际著名的文学家、语言学家、国学家,在很多方面都是非常有成就的。但更多的人可